无题
屏幕基础知识
关键字:#2k #60hz #分辨率 #刷新率 #色域 #HDR #显示器
结论:
preview:
一,尺寸
认知误区:显示器并不是越大越好。
眼球聚焦区域有限,
14寸:我的轻薄本屏幕大小
15.6寸:我的便携显示器大小
24/23.6寸:入门显示器大小 转动眼球
27寸:标准的显示器 转动脖子 + 眼球
32寸:大点的显示器
办公的话:24寸16:9的最合适
二,分辨率
单位面积的像素点。
分辨率越高,显示效果越细腻。
就不会模糊,不会放大马赛克,不会丢失细节,
分辨率大点可以显示更多内容,同时图标文字看起来更加细腻。
但是不一样,屏幕太大哪怕4k也会被稀释。
同时太高的分辨率会让显卡受不了。
24寸 + 2k就很可以了。
三,刷新率
每秒屏幕被刷新了多少次。
这个越大,画面越稳定,过度就很自然流畅。
两个极端就是:如果很低就是PPT,高就是看视频。
游戏玩家上144hz就可以了,其他的其实60hz够的。
还有哦,刷新率和分辨率越高,能量消耗也会更快。
耗电,耗内存。
四,响应时间
这个主要是鼠标或者动画快了,如果你响应时间大就会看出来有移动的影子。
1ms:打游戏
12ms:最大正常
五,色域
这个如果低了,就灰蒙蒙的。
如果很够,能显示的颜色就很多。
六,色深:8bit,10bit
这个大点,视觉过度就丝滑自然。没有明显的分界线。
七,色准 ΔE/JNCD(显示和真实差距)
色彩准确度:这个E越小显示器显示的颜色就跟我们显示的越接近。
一般是 2-就行
如果这个值过大,颜色会失真
八,亮度
亮度的话,显示器因为在室内用,一般300尼特。
手机会高很多。
HDR:对比度,这个高那种暗画面的细节就越清晰。
九,面板
显示屏屏幕比较:
-
色彩、色准:OLED>MINILED>IPS > VA > TN
-
响应速度:TN >OLED>MINILED> IPS > VA
-
可视角度:OLED>MINILED,IPS > VA > TN
-
对比度:OLED>MINILED>VA > IPS > TN
屏幕材质较量:
- TN屏:响应快、游戏电竞的好选择,颜色不准
- VA屏:高对比度,黑色更纯粹(现款质量提高了)
- IPS屏:视角广、色准强 图像工作的首选,漏光普遍
- MiniLED:IPS改进背光,对比度更高
- OLED: 色彩纯度高,颗粒略大,寿命较短
显示器用IPS最多,然后手机用OLED多。
十,进阶
10.1 Sync
防止画面撕裂。
10.2 VGA、DVI、HDMI、DP、Type-c
▶**VGA:**最古老的接口,主要1080P分辨率,理论上可以达到2048x1536,容易受干扰
▶**DVI:**分辨率到2K以上,但是刷新率只有可怜的60hz,色域支持到8bit而已
▶HDMI: 目前最新的规格是HDMI2.1,HDMI 2.1标准已经能够支持4K 120Hz及8K 60Hz,支持高动态范围成像(HDR),可以针对场景或帧数进行优化,向后兼容HDMI 2.0、HDMI 1.4,而且这个接口非常小巧,可以对音频进行同步传输,几乎是智能电视的标配,电脑上的显卡一般也都有配备。
▶DP: 主要有DisplayPort接口和苹果开发的miniDP接口,具备超大的传输带宽,可以支持超高分辨率和30bit的色深,接口小巧,DP线的直径也比其他的线路都要精细,成本低廉,是目前主要的电脑显示器传输接口。DP1.4支持4K,60-240H是目前显卡支持最广泛的接口。
**▶TYPE-C/雷电接口:**TYPE-C和HDMI1.4规格差不多,但是苹果强化的雷电接口可以支持5K视频和最多八声道音频同步传输,非常强力的传输,通过菊花链模式,==可以同时支持多个显示器==而且笔记本电脑外接显示器,可以直接给笔记本电脑供电,一般高端版的显示器会采用这种接口
十一,护眼
显示器伤眼来源:蓝光 + 屏闪
不显示蓝色?
暖色温?
不会去蓝光,反而色准偏差。
只有硬件才能防蓝光,莱茵爱眼认证。
频闪:主要是因为调光PWM调光引起的,在手机拍照的时候会出现条纹刷新,很伤眼睛
支架
对于180+非常重要:
比如显示器高度,角度
要么调节显示器高度,要么调节椅子高度。
眼睛略高,我喜欢平视,因为颈椎受不了。
程序员还要个竖屏旋转
他推荐啊:
办公:24/27k + 2k
因为24k方便聚焦,2k更加清晰可以显示更多的屏幕。
1000左右大洋就很好了
游戏:刷新率(144hz+),响应速度(1~4ms),HDR
专业:PS/做图设计/前端 -》色域,校色
27寸 + 4k
什么是带鱼屏?
细长细长的,适合直接左右分屏
他说不推荐。